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值分析

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值分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近段时间关于支付的话题一直很热,这个领域默默无闻的开展了十来年,为什么到了今天大家关注起来了呢?非常简单的道理:

支付是所有经济行为的终点

为各兵家必争之地。银联总经理在公司成立12周年的讲话非常直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银联就应当成为所有交易的后台。在电商形态的“商业运营-交易场景-支付完成”的链条中,千千万万的互联网电商无力也无需在支付环节进行投入和维护,……所有商务应用都可以开放接入银联平台,由银联来实现业务链条闭环的最终构造。”这场争斗无论是冠以安全还是创新,无论是冠以传统金融与新兴互联网金融,怎么定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1、这场群殴一定还会打下去,因为蛋糕实在太诱人;

2、行业不会开倒车,而是会在曲折中向市场选择的方向前进。这个正如小马哥据说在内部会议上对移动支付未来发展的看法:“猫总是追着老鼠,历史一直是这样的,喊停、整改、妥协、再试点、大爆发。”

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扁平而透明。其实无须深入分析,只要把各国经济发展史简单扫描一下就不难得出结论:经济发展没有美国模式,没有欧洲模式,自然也没有所谓的中国模式。如果说真有一个模式,那就是市场模式,同时政府必须要适当的管理和引导,营造一个更公平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

关于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功能与盈利模式

支付是所有经济行为的终点。社会讨论了N期移动支付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的机会,最后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是就概念炒概念,并不太明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功能及盈利模式区别。编者专门梳理一下不同种类第三方牌照各自的功能以及商业模式。尤其是在央行最近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力度的大背景下,梳理清楚每种支付牌照所对应的功能边界,既能了解清楚相关行业各投资标的的价值所在,也有助于规避一些政策风险。

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种类是在央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于2010年9月实施,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于2011年5月获批。在央行的管理办法中,规定了三类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别是:(一)网络支付;(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三)银行卡收单。下面逐一解释每种支付牌照的功能与盈利模式。

先说最简单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银行卡收单牌照。按照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持有收单牌照的公司经营的是销售点(POS,Point of Sale)终端收单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通过POS机的刷卡服务。在收单服务中有几个主要的参与方,分别是: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行卡组织(在国内是银联独家,国外如VISA,MasterCard等)。收单业务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当持卡人通过POS机进行一笔交易,收单业务的参与方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个手续费的标准是由央行来制定的,最新的标准请参照2013年2月25日开始实施的《特约商户手续费惯例表》。收单的手续费根据行业不同而变化,变化区间在0.38%-1.25%,这些手续费就是收单服务的参与方在收单业务上的收入。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行卡组织都会参与分成,分成的比例为7:2:1。假如有一个持卡人消费了1万元人民币,手续费是百分之一,那么上述三个参与方的收入合计就是100元,其中发卡行分到70元,收单机构分到20元,银行卡组织(比如银联)收到10元。值得注意的是收单机构这个角色不一定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可以是银行本身。假如持卡人持有一张中国银行的银行卡,并且在一个中国银行自己铺设的POS机上面刷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第三方收单机构,并且也没有经过银联的系统,那么刷卡手续费的100元就全部归中国银行所有。银行自营的POS机占到整个POS市场的40%份额,但是不属于第三方支付范畴。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银联商务也是收单牌照的持有者,并且是收单业务中市场份额第一名(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市场统计数据,银联商务占到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46%,位列第一),如果持卡人在银联商务的POS机上刷卡,那么100元中的30元就都是银联的收入。除了收取交易佣金以外,收单机构由于积累了大量商户资源,因此通常还会自然而然延伸经营一些与支付相关的增值业务。比如高阳科技(818)除了旗下的随行付在做POS机收单业务以外,旗下玖富公司推出的微理财和小微贷业务也是公司未来不可忽视的增长点。

之后是网络支付牌照。网络支付牌照经营范围的定义是通过互联网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资金。比如在网购的时候通过支付宝或者财付通向商家支付资金都属于这个范畴。通过在线支付,网络支付的服务商同样可以收取交易佣金,佣金率水平与收单业务相当。支付业务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并不仅仅是赚取交易佣金,更是为了获取用户的支付数据,进而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最新市场份额,支付宝、银联网上支付和财付通是网上支付市场份额的前三位,分别占有40%,28%和16%的市场份额。关于支付宝和财付通拥有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区别,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考虑过。支付宝公司拥有三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别是:网络支付牌照、银行卡收单牌照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仅限于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也就是说支付宝公司拥有支付三张牌中的两张半。为什么说两张半,因为支付宝的预付卡牌照只限于网络而不能延伸到线下。缺失的这半张牌照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似乎不是什么问题,可是直到去年,当电商的战争从线上打到线下的时候,这半张牌的短板才开始暴露出来。再说腾讯的财付通,财付通公司只有两张支付牌照:网络支付牌照和银行卡收单牌照。以财付通现在所经营的业务和他持有的两张牌照来看,其实有个比较严重的缺陷。使用过财付通的朋友都知道,和支付宝一样财付通的用户向财付通账户中充值,等到需要消费的时候在通过财付通账户向商家支付。这样财付通的账户上通常会沉淀一些没有使用的资金。但是请注意,财付通持有的两张支付牌照是没有办法支持资金沉淀的!不论是线上支付还是POS机收单,资金只能是从付款方账户到收款方账户,而不能停留在支付服务商的账户上面。三种支付牌照中能够支持资金沉淀的只有预付卡牌照,而这张牌照恰恰是腾讯缺失的。随着网络支付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央行已经表明态度要明确支付三张牌各自的功能界限,不能通过一张网络支付牌照就把另外两张牌的功能都绕开了,这也是央行最近规范第三方支付的一个动机(如果央行这个精神得到严格执行,市场很多人期待的腾讯收购中国创新支付就真有可能成真)。另外还想要澄清一点,很多人认为支付宝账户上的沉淀资金可以拿来放贷款。其实是不可以的,这已经是银行牌照经营范围,所以这些沉淀资金通过协议存款的方式放在银行。阿里和腾讯如果想打这些沉淀资金的注意,就要拿到银行牌照才行。但是拿银行牌照,就意味着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管,而且利益方的阻力也非常大。所以他们想了个聪明的办法,让这些沉淀资金去买基金。但是这是靠基金代销牌照做到的,已经不属于支付牌照的范围。

最后要讲的支付牌照类型就是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预付卡支付除了可以收到与网上支付和收单业务同样的支付手续费以外,最大的不同就是预付卡可以实现资金沉淀。资金沉淀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预付卡发行商可以赚到沉淀资金的利息,按现在的协议存款水平大概是4至5个百分点。预付卡上的沉淀资金能有多少?对一个运营平稳的预付卡公司来讲,资金沉淀大概是当年发卡金额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比如一家预付卡公司一年的发卡量是100亿,那么沉淀资金就是80亿左右,按照4.5%的协议存款利率理论就是3.6亿的净收入。100亿的基金都消费掉收到的交易手续费按照0.78%来计算(可以参照《特约商户手续费惯例表》生活中常见消费的手续费率都是0.78%),只有7800万元。可见如果是同样的交易额,预付卡的利润要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支付牌照。除此之外,预付卡还要一个比较隐秘的收入来源,那就是死卡率。死卡就是在预付卡规定的有效消费期里面还没有被使用的剩余金额,这些金额会变成预付卡公司的收入。北京是死卡率最高的地区,大概有5%的水平。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大概有2-3%。北京的死卡率最高是因为北京是预付卡发行最多的城市,好多人卡多得最后忘了用了(原因你懂的)。如果加上死卡的收入,预付卡的利润率其实是惊人的高。但是预付卡牌照之前一直都是最不被市场重视的,因为预付卡业务相关的交易额在三种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占比最小。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15万亿第三方支付金额当中,收单业务的占比最大,占到56%;之后是线上支付业务,站到42.6%;预付卡业务的交易金额不足1.5%。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上面所讲的本属于预付卡经营范围的业务被网络支付牌照绕开了。相信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的加强,预付卡牌照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最后想强调一点,虽然预付卡牌照已经发放了接近200张,占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三分之二,但是其中有六张预付卡牌照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这六张预付卡牌照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预付卡。而其他的预付卡限制在某个区域内,可以是几个省,一个省或者是一个市。这六张全国性的预付卡分别在以下六家公司手里,大家需要特别关注:北京商服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联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裕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渤海易生商务有限公司(现已改名为:易生支付有限公司)、海南新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壹卡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这六张全国性的预付卡都是在2011年5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发放,以后就再也没有发放过全国性的预付卡牌照。因此这一批六张预付卡牌照也就成了珍贵的“绝版”资源。

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值分析

关于移动四轮之一中国支付通的一些补充

对于奥思知集团(已改名为中国支付通集团)的一些“证据链”寻找和补全。本期做一些补充。奥思知的故事就与上面所说的六张全国性支付卡牌照相关。奥思知集团的业务主要是在泰国为银联经营收单业务。被中国支付通集团借壳之后由张化桥出任公司董事长,并且于2014年3月28日正式更名为中国支付通集团。更名后的中国支付通集团未来最大的想象力则来自于公司即将收购拥有全国性预付卡牌照和网络支付牌照的开联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90%的股权。中国支付通集团选择奥思知集团作借壳是因为奥思知本来也是从事支付相关业务,港交所支持相关业务公司的重组。另外是因为奥思知集团本身没有任何负债。根据2013年11月的公告,中国支付通集团将通过VIE结构协议控制深圳快易捷,并由快易捷收购开联通公司30%股权,耗资1.56亿人民币。通过VIE结构协议控制的原因是因为央行对外资控股公司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因此外资公司获得支付牌照基本都是靠协议控制(比如腾讯与财付通公司)。开联通公司的董事长印甫盛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清算总中心主任,创办开联通公司时已经年逾六十。如今董事长年事已高才有意出售手中的牌照。最新的市场消息是中国支付通集团计划一次性收购开联通90%的股权,耗资4.7亿人民币。公司于3月末完成一次配股,目的是让奥思知老股东退出,并筹集资金收购开联通股份。其中老股东退出的旧股为9千万股,另外增发1.44亿股新股,配股价在1.5港元左右。据悉配股已于3月27日完成。公司一旦配股完成,下一步的大方向就是收购开联通90%股权。配股完成对公司而言是前进了一大步,但下一步的收购这个事情还存在不确定性,需要紧密跟踪:毕竟任何收购在没有完成前都是未知数。

中国支付通拿到预付卡牌照之后,未来有以下几个几步值得想象的业务发展方向:

(1)与大型商超业态,比如万达集团和凯德集团合作发行预付卡。由于万达和凯德都是出租业态而不是百货业态,因此旗下的多种业务的支付想要打通就必须要借助预付卡牌照。(如果是单一的百货业态,自己发行预付卡在自己的体系内使用,根据央行的管理办法是无需预付卡牌照的。)以万达集团为例,公司旗下目前拥有83座广场,50家星级酒店,79家KTV,73家百货店和133家影城。如果没有预付卡牌照,这些商铺之间就无法用统一的会员卡打通支付环节。中国支付通集团与万达集团将合作发行会员卡。目前万达集团一年销售额在1000亿以上。如果能与万达达成合作,半年达成50亿的发卡金额应该问题不大。

(2)与相关公司合作智慧城市项目,通过预付卡打通水电煤的支付。

(3)与相关方合作发行医保卡,公司已经在武汉一些医院做过试点。预付卡作为医保卡的支付便捷程度远高于借记卡。在同一家医院预付卡形式的医保卡发卡量为80万张的时候,借记卡的发卡量只有5万张。并且预付卡支付速度明显快于借记卡,有效缩短了排队时间。

(4)与缺乏全国预付卡牌照的保险公司合作发行会员卡,类似于平安借助壹卡会的支付牌照搭建“平安付”的平台,打通旗下保险、银行及证券业务。

(5)、与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携程、小米)合作发展O2O。之前分析过阿里的预付卡牌照算是只有半张牌,无法实现支付落地。与中国支付通合作就能更好的打通020业务。携程和小米都没有自己的支付牌照,想要涉足支付业务就必须与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合作。而开联通手中的全国性预付卡牌照与网络支付牌正是这类没有任何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公司最缺少的资源。

中国支付通集团为了打造一个专业的支付平台,已经构建了一只非常专业的管理团队。除了董事长张化桥之外,公司的CEO冯炜权曾担任万事达执行副总裁;公司首席运营官陈列博士曾担任阿里巴巴产品发展部总监;公司的首席产品官仲跻伟曾担任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如果公司可以顺利完成重组,理论上其价值不应该低于中国创新支付。因为无论是从牌照的稀缺性(中国支付通是全国性的预付卡牌照+网络支付牌照,中国创新支付只有五个省的预付卡牌照),还是从管理团队的专业程度,还是从后续业务的布局来看中国支付通集团都是要优于中国创新支付的。

另外编者最看好的就是现在叫渤海易生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的预付费卡公司,他即将改名为:易生支付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背靠海航集团。海航集团现在除了在航空业上有优秀的表现(国内第四大航空集团,国际第七家五星级航空公司),在金融、旅游、地产、商业等领域也有多元化发展。其中在第三方支付上的布局也堪称完美,就上面提到了最具价值的六张全国性支付牌照中,海航集团就拥有两张:渤海易生和海南新生(预付费卡和网络支付),同时还有一家网络支付牌照:国付宝。而且易生下面还有上海华势科技(拥有全国性收单牌照),天津通汇(全国唯一一块个人外汇兑换牌照)。这样易生可以在各个支付领域大展身手,彼此联合,全面做好企业的支付服务。渤海易生也是在全国线下预付费卡布局最完整的公司,在各个省会和发达城市都有分公司,只要他们一直努力坚持不懈,相信会在预付费卡行业得到巨大发展。

总之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刚刚开始,还面临诸多困难,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已经不可逆转,未来的五年内将是支付行业的大洗牌阶段,大部分中小型的支付公司将被市场抛弃,大浪淘沙始见金,唯有坚持者才是最后的赢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不能以盈利作为首要选择,俗话说得好:越想赚钱越赚不到钱,这句话不仅仅是教育个人的,事情做好了盈利是迟早的事。应该多多研究如何设计核心价值和核心支付体系,确定符合自己支付工具的客户群体,不断建设和完善独立性的支付场景,探索出有效的推广模式以获得市场的接受和认可。

千变万化,唯有把市场和客户的利益最大化才是根本!

查看 支付的相关文章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文章转自 挨踢路,链接: https://888929.tm7j5.group/articles/2011.html

添加评论

您好,#请填信息# 确定

打赏请博主喝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