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读书上学显然没有买房管用
今天的中国有两大矛盾,一是居民收入和房价的差距普遍越拉越大;二是GDP增量乏力大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需要房地产。能缓解两个矛盾的现实选择是创新地方债表外扩张。2019和危机,哪个先来?
中兴被美国惩罚,国内一片哗然:原来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如此被动?
核心技术靠什么?靠房地产?
核心技术靠人才!靠保护知识产权!靠的是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在中国,做什么最赚钱?一年翻几番?炒房啊!
那些在实验室蒙头做科研的傻子们,沉浸在学术里几年,一抬头,发现再也买不起房子了,知识彻底改变了命运!
这个社会对读书人的教训太深刻:80年以后的人,本科毕业去工作,肯定娶妻生子买房了;热爱科学,读个硕士研究生吧,晚三年买房,至少付出一百万的成本;同一批里面最优秀的去读博士,等博士毕业,基本上就买不起房了。
很多年青人哀叹:理想还来不及张扬,就已经坠入了物质糊口的艰难。读了十几二十年书,终极与最初的目标退化成在城市拥有一套屋子。
近几年,高房价正在引发文化层面的更深远的问题,中国社会及文化正在丢失一些重要的东西,整个民族的心灵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正在被撕裂为碎片而抛散在历史的阴霾里。
抛开高大上的数据,撂下晦涩诡异的数据图,仅以一介草民的视角,聊聊高房价对中国市井社会的冲击。
1、读书变得无用
当代社会,读书上学显然没有买房管用。10年来房产的疯狂上涨早超过了一般白领的收入增长。孩子自打懂事就开始惦记家里的房产了,有钱的还要催父母早给他再来一两套,这也不怪孩子,谁让房价涨这么快这么猛?
现在年轻一代买房子普遍需要家庭帮助,特别是老人们积攒了一辈子、打算用于养老的血汗钱不得不无偿地送给子女买房(“啃老族”就这样诞生了)。
2、工作变成副业
中国高房价存在着暴利,吸引了一大批炒房人。如果一个人手中有房子,特别是有几套房子,他就可以什么工作都不做,坐在家中收房租就足以维持乃至挥霍一辈子。
换句话说,有了2、3套房的,还工什么作呀?等着房产涨价就好了,反正只涨不跌。一线城市很多棚户改造和拆迁户早早就辞职或退休了,可以潇洒自由的环游世界,真是“祖上积德”,天上掉馅饼。
没买房的,也没什么心思工作了,看着手头那点收入,与日益离经叛道的房价,混吧,反正就这么点,又看不到奔头,还拼什么命啊?
无论中国住房改革的初衷如何善良和美好,也无论中国房地产商对中国经济做出了多少贡献,但是一个不容驳斥的事实就是中国高房价正在培养一个不劳而获的新地主阶级,正在毁坏中华民族的勤劳务实的美德。
3、爱情变成鸡肋
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文化语境下,爱情都是一种美好的、甚至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超越性的生存方式。《诗经》描绘古时青年男女相爱互赠礼品传递美好爱情时说:“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估计这个方式在当下年轻人中已经不管用了。
再风华雪月、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得经得住高房价的拷问。其实,也不难理解,谁也不爱让自家女儿过流浪生活! 那么问题又来了,女儿到底是嫁给人,还是嫁给房? 来个选择题:A.有房,但是矮胖丑。B.无房,但高大威猛。丈母娘怎么选?
所以,现在年轻人也不爱结婚了。结婚成本高,离婚成本更高;生孩子成本高,养孩子成本更高......80后狂离婚,90后干脆不结婚,这里面,作为商品的房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4、亲情爱情被毁坏殆尽
媒体对高房价下家庭成员之间为争夺一套房子反目为仇的事实报道屡见不鲜。
广州东山区一家人为争夺一套房子的继承权反目成仇。湖南一对黄昏恋、恩爱有加的老人为了一套房子闹翻了脸。四川81岁的邓德昌老人和78岁的老伴李淑君老人,把自己的房子送给子女后就被赶出家门。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一个特别重视家庭和睦的社会,孔子讲“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连自己养的畜牲都有给养,何况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呢?如果不是房价如此变态地高,又何至于此?!
房价这么高,为了物质层面的生存需要,一部分人为争夺房子完全抛弃了传统文化所一直重视的“孝悌”伦理思想,重利轻义,因为一套房子在当下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晓得。
如果这样的事实得不到现实的纠正,而是越来越频繁,社会对这类现象也越来越容忍,民众越来越见怪不怪,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就会在现实物质利益的冲击下变形,到时候培养出重利轻义的一代来。
爱情在反复拷问下,也往往选择现实。即便女孩义无反顾,女孩母亲怕也难答应,于是当代的爱情,多是一种最保险的经济选择,其实已不能称之为爱情,哪怕男方DNA多好,咱闺女不稀罕。歪瓜裂枣,有房就嫁。
5、毁掉几代人的青春
自打毕业那天,90%的毕业生,人生理想就已经定格了,就是买房。因为房不但保值还能升值,也是自己结婚生育后代的必须品。由于房价昂贵、稀缺,又代表一个人的身份,于是作为理想很合适!
如果中国房价不高到这样变态,高到足可以决定一个普通人一生的命运,那些年轻女孩不会向她的男朋友提出“不买房不嫁”的威胁。中国的房地产商不仅心狠,而且阴险。
美国年轻人谈情说爱,几乎从不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对方的贫富状况、对方有没有房子等,不是说他们境界高,而是说那些东西只要他们肯奋斗都会赢得的。
因此他们谈情说爱,只为心中的那份纯洁的感动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或者单纯为了性感(也比单纯为了房子更高尚)。中国年轻一代的美好心灵、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就这样被高房价毁坏了。
于是,自打毕业那天起,孩子们就进入了中年。哪有什么诗和远方?脑袋里只有赚钱和房。多么无趣且务实的人生啊?
记得上学那阵,女同学会为一首小诗兴奋呐喊、欢呼雀跃!可当代呢? 恐怕只有官、富二代才提得起她们的兴趣……
6、产生一大批闲人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整体都始终生活在物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只为了更称职地做房奴而拼命忙碌,终其一生,这个民族和社会还会有什么出息,它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又如何可能?!
中国的高房价正在毁灭一切超越性的、美好的东西。中国普通百姓压在房子之下,终生不得解放,像苦役犯或者虫子那样爬行,沉重,简单,机械,这样过一辈子,而有的人却可以惬意轻松地过上一辈子,请问上帝赋予每一个人生命的公平性又体现在哪里?!
一线城市棚户区改建,分500万都是少的。一个白领,打拼多少年才能拿到这个钱?于是,很多祖上有了阴德的,真不必再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因为得利太快太突然。
拆了老房,得了新房,还有回迁补偿款,真是白给的馅饼。说句不好听的,谁要拿着500万,去二、三线城市山清水秀花100万买一套,剩400万,干什么不好?于是,大批“拆二代”,可以提前一代人实现财务自由了。俩“拆二代”再结合,二三代人都可以衣食无忧体面生活了。
当前中国房价之高不仅危及到整个社会民生,威胁到普通民众的物质生存。试想如果连自己的窝都没有,流浪在茫茫都市之中,一个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都市人的幸福感在哪里?
大家看中国高房架现象不要仅仅限于经济角度,更需要从文化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无论大家能否看到中国高房价的真正根源所在,但是高房价确实在毁灭一个民族——一个还没有6得及崛起就要倒掉的民族。
7、三大信号显示,房价还得涨!
6月7日,高考第一天,楼市土地市场传来大消息,中国前五个月土地大卖。
据中原地产统计的数据显示,5月单月,50大热点城市卖地金额创年内最高纪录,合计卖地金额单月高达3130亿,同比上涨幅度高达111.5%;从1-5月来看,50大热点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1.5万亿,与2017年同期的9503亿相比,上涨幅度高达57.6%,多卖了4520亿。
在全国累计迎来近200次调控的背景下,土地一级市场热情逆势高涨,50大热点城市前五个月合计卖地1.5万亿元,同比暴涨57.6%。
这场大卖中,二三四线城市是主力,杭州、苏州夺下前五个月卖地冠、季军,全国6个卖地破500亿元的城市,有5个是二线。
杭州1~5月卖地1391亿元,同比涨幅高达246%;苏州卖地681.8亿元,同比上涨77%。重庆、北京、郑州、济南均超500亿元。累计卖地收入突破200亿元的城市有25个。
另外,佛山、南通、常州、嘉兴、湖州、台州、徐州、扬州、菏泽、上饶、阜阳、盐城、金华、泉州、赣州、许昌、岳阳、淄博、镇江、绍兴等20个三四线城市全都大卖,截止到5月卖地收入均超100亿元。
卖地收入与土地价格上涨也分不开关系。
尽管在土地限价令下,5月份单月,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溢价率为0,但火热的杭州溢价率为35%,整个二线城市溢价率为25%,三线城市溢价率为33%,相比于4月份溢价率环比都上升了10个左右的百分点。
另外,令人惊恐的是,部分二线与三四线城市的土地价格大涨。如荆州、南昌、东莞、惠州和合肥,5月份土地价格溢价率分别为123%、89%、83%、72%和68%。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明确结论:
楼市限不住,土地市场依然如火如荼,开发商今年重点布局二三四线城市。
土地市场迎来大卖,土地价格继续高企,“面粉”不断在涨价,二三四线城市的“面包”价格还将有一波上涨,尤其是杭州、苏州,以及核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城。
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想解决当前热点城市高房价难题以及全国多数城市持续上涨的局面,必须从土地市场着手。
在一线与强二线城市中,土地成本占房价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八十,二线城市也高达60%,土地贵才是房价高的根源。只有加大廉价土地供应,才能解决高房价,限价限售限购不顶用。
但近两年下来,各种方法都用尽了,就是不降土地价格,土地非但没有变便宜,反而越来越贵,只是涨价速度慢下来了,不像过去一样动不动来个超高溢价率,地王遍地。
地价不降,房价怎么降?那地方政府为什么就不加大廉价土地供应量呢?不是他们想不到,而是想到了也做不到。目前,地方政府正承受着三个非常尴尬的处境。
1、新房限价带来的尴尬。限价太松起不到打压房价的作用,群众不满意;限价太过,压缩了开发商利润,他们又不买账,例如成都、北京等地已经有土地开始流拍。
2、土地市场带来的尴尬。除了北上深等少数摆脱了土地财政的城市外,多数地方政府仍高度依赖卖地收入维持财政运转,所以土地价格方面必须还得往上涨,但溢价率又不能太高,太高控制不住房价,会有流拍和被约谈风险。
3、限价与摇号带来的尴尬。地方政府的本意,是想通过限价、摇号来压制市场需求和价格,却弄巧成拙,导演了一出又一出抢房潮。几万人抢几百套房的场面,已经见怪不怪。
就在地方政府追求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土地市场迎来了大卖,新房市场迎来了抢房,开盘即售罄,中签率屡创新低。
近日深圳开盘的双玺花园,167套房子700多人缴纳了500万元诚意金摇号抢购;杭州的融信澜天与华夏四季总共不到600套的房子,迎来近两万了摇号抢房,前者中签率仅为4%,后者仅为2.3%。
面粉在涨价,面包通过限价摇号变得异常抢手,房价怎么降?按照正常经济学逻辑,房价不涨很难。
另外,央行上周也传来了一个利好房价的消息。6月1日,央行在其官网上宣布“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将AA级小微债,AA+、AA级公司债、企业债,优质小微企业债等纳入担保范围。
这是什么意思?所谓MLF,翻译成白话就是大银行通过抵押高等级债券向央行借钱。
央行这则消息的意思,是说担保品的范围扩大,不再只局限于之前的国债、地方政府债、AAA级企业债。简言之,就是大中银行能更便利地向央行借钱了,最终市场上的钱会多起来。
年中是市场资金紧缺的季节,央行扩大MLF担保范围,尽管不能说是央行大放水,但的确能闻到货币宽松的气味。
综合上述,土地一级市场、楼市新房市场和货币市场三大信号,都在向我们暗示(基本可以说是明示),房价还得涨。
文章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eTTzd4nBUrm45trkL4AGQ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文章转自 挨踢路,链接: https://888929.tm7j5.group/articles/2503.html
“相关文章”打脸不?
反正我是觉得,有买学区房的钱,还不如攒给孩子念完中学移民。
我发布完就发现这个相关文章的存在……
移民是最佳选择,万恶的资本主义,就是这么的让人向往
关于房子,叶檀财经三句话不离房价上涨啊。本篇文章格调还是不太行。
这篇文章想表达的一个重点就是标题!
我从来不吹,
我家有三套房子。
好犀利,大腿还有位置不?
相关文章:我就是搞事情的。
突然想起来一个笑话,花了一麻袋钱,买了书,读完书,买不回一个麻袋,更何况一个房子。
然而这个现实就这么现实。
笑话好像漏掉一个环节:读完书,卖了书,换不回一个麻袋。
书中有黄金屋
屋中自有黄金
这文章完全反映现实,我工作十年(扣除日常费用)肯定不够朋友买房赚得多,而朋友也没有停止工作,所以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没办法,家庭环境使然。
20%的人掌握80%的财务,这个80%还会越来越多……
厉害我的国..现在有房有地真不愁吃穿。这是事实..
有地得被征收,有房得在城市。
房产兴国啊
+1024
别说了,同样的价钱,前两年在惠州可以买几套房子了,可能十年之内都可以过得比较潇洒了。现在这个价钱买一套都困难,哎
中国最好的投资就是房产
你觉得没用,那是因为你还没到他觉得有用的时候。
等小初学费涨到26万一年的时候你就觉得读书上学有用了。(顺带一提这价格不是我编的,我目前老板家的孩子小初学费就是这么高)
房价肯定还得涨的,学费只是还没到时候,接下来还有医疗。
新时代的三座大山。
土豪的生活水平线就跟普通百姓差太远,就好比大家都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但问题是有些人就是在终点
人家不在终点,人家在第二圈的起点。
房子这东西,有能力买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我个人感觉房价还会拉高。不说房价,就是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多一份归属感
我觉得楼市简直是疯狂,当然仍会继续涨。试想想,香港某大学的中文系导师竟然在电视亮相教人买楼,这个社会健康才怪。
听说是人民币超发了,都让房市吸收了,所以房价飞涨
反正是买不起
毫无疑问,买房是最好的投资,看房价就知道了。
是的,中国的房产就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
反正就是买得起就赶紧买,我已经买到不能买了,也没有贷过款,接下来的工作收入都会用在提高生活质量上,毕竟漫漫人生也就中间这30年最好玩~
厉害啊,有房有车。房子还买到不能买,赞
所谓买到不能买其实就是限购两套了,也不是什么特别繁华地段~没那么夸张
厉害了我的哥,两套
房子啊,房子啊,房子啊,啥时候能买上 200平
读书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大多数人被贫困限制了想象力,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找份好的工作,其实读书是有很多好处的
读书为了什么呢?最终还不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多的钱
“那些在实验室蒙头做科研的傻子们,沉浸在学术里几年,一抬头,发现再也买不起房子了,知识彻底改变了命运!”
这句太经典了。
过去20年的中国,无论你在忙什么,如果忘了买房,都是百忙。
做什么都没买房管用
哈哈,前几年买房的都发达了